“天价药”落入我州寻常百姓家
来源 | 克州医疗保障局 | 发布时间 | 阅读 |
---|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治疗白血病的“天价药”“格列宁”,其原型药品为原研药“格列卫”,通用名为伊马替尼,一盒售价1万多,仅能吃一个月,让很多患者的经济状况瞬间陷入了窘境,其高额药价曾经让患者深感无助,但集采让药价回归合理,使寻常百姓不再望“药”兴叹。
确诊慢性髓性白血病5年,今年已经70多岁的阿不都大爷依旧精神焕发。2019年,阿不都大爷因乏力发热、关节疼痛来到克州人民医院诊治,被诊断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医生建议进行靶向药物治疗,需长期服用抗肿瘤药伊马替尼来控制病情。一盒1万多的药品,医保报销后每月4000多元的支出,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阿不都大爷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就先治着看看吧,等到实在负担不起就算了。”阿不都大爷心里焦虑又犹豫地盘算着。
2020年初,阿不都大爷从医生口里得知,仿制药陆续上市,供给更加多元化,特别是伊马替尼经过国家集采后,中选企业的价格已降至每盒600元左右,医保报销后每月只需要掏200多元,很多病友换成集采药后效果也比较好,就欣然接受了医生的换药建议。换药不仅减轻了阿不都大爷的经济负担,还使他对治疗更加配合,心情也日渐开朗,病情也逐渐稳定。
药品集采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保部门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使更多改革红利惠及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克州医保局在认真做好国家集采结果执行的同时,协同推进省级集采,进一步放大集采成效。至今为止,我州已开展的国家和省集采药品累计已达1061个品种,涵盖西药、中成药、生物药和中药配方颗粒,涉及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消化、眼科等10余个领域,平均降价超50%,相关患者的购药负担得到有效减轻,也进一步降低了医院医药成本,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为确保集采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州还采取定期通报集采产品配送情况、约谈供应不及时企业、给予配送不及时企业阳光采购信用记分等举措督促中选企业做好集采产品供应保障,通过强化集采使用监测与考核等举措推动医疗机构优先采购集采产品,使老百姓能买得到、用得上集采药,将好事办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发充实,充分保障国家集采药品供应和群众用药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吕会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