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局 > 结果公示
  3. > 正文

克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克州实验小学等11所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州级复核情况的反馈意见

索  引  号 010104812/2024-0162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阿图什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4-06-27 12:29
名        称 克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克州实验小学等11所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州级复核情况的反馈意见
成文日期 2024-06-25 有  效  性
文        号 〔〕号 主  题  词 反馈意见
来        源 克州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2021〕3号)精神,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新教厅〔2022〕9号)和《关于印发<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教发〔2022〕48号)、《克州2024年教育督导工作要点》要求,在学校自评、县(市)督评基础上,自治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督导评估组,于2024年4月19日—24日,视情对克州实验小学、阿图什市阿湖乡中学等10所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情况开展实地督查,对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进行书面调研,现将复核评估情况反馈如下:

一、复核评估认定情况

此次核查按照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校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规范性、基础性、法定性、导向性,重点从学校发展特点的角度评价。主要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校园安全、警示性指标、办学思想与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办学特色、满意度测评、加分项目情况等15个A级指标,32个B级指标,57个C级指标进行评价。

核查采取线上线下全融合的方式开展评估,线上采用“互联网+调查”方式,面向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家长开展满意度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676份,11所学校发展性评价满意度测评率均在85%以上(详见附件)。线下通过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走访座谈、个别访谈、校长报告、实地观摩、现场测评等多种途径对学校近三年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在广泛采集评估信息和汇总评议意见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确定优秀档次学校5所,良好档次学校6所(详见附件)。

二、学校发展成效及特色亮点

评估组通过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一致认为,从整体看,近三年来,11所学校坚持教育实践,优化办学规划,打造学校亮点,守正创新,工作务实,自评客观,学校整体发展成效较好。

(一)规范组织生活,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学校治理创新与发展

11所学校均能发挥党建引领“指挥棒”作用,落实校级领导“一岗双责”制度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做到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打造“四个合格”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三学三亮三比”争当行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学习标兵、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全过程,把党小组设在学科组、年级组,与教学、教研等一线工作紧密结合、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通过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更好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通过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系统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稳步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内涵发展聚活力,五育并举树品牌,引领学校教育新篇章

一是注重“德育养根”。各评价学校能创设丰富活动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教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教育于管理之中,寓德育教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交往,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不断优化德育路径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实施“三加N管理”模式,即将遵规守纪教育、礼仪教育和学习习惯教育这三个方面为重点,结合劳动、安全和自我保护、卫生健康和生活习惯等N个方面,从仪容仪表、礼貌用语、课堂纪律、作业书写等细节入手,有效促进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学业质量监测,该校2024年一年级语文成绩不及格率较去年大幅下降,一年级数学平均分高于全州均分。二是注重“智育养志”。各评价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特别保障科学、音体美劳、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正常开设,用综合评价“指挥棒”撬动课程教学改革。阿合奇县同心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效推进课程改革,全员育人环境创设初具成效。近三年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与州直学校差距逐渐缩小,该校平均分、及格率均有一定提升,每个班级的多数学科在低分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学校“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较为浓厚。三是注重“体育养生”。各评价学校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阿图什市阿湖乡中学因地因校制宜,打造具有“白杨”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奔跑吧·少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暨校园足球夏令营市级选拔赛一等奖、克州赛区复赛男子乙组冠军、南疆片区决赛男子乙组季军和电信杯“石榴花·西极之光”青少年校园女子足球联赛决赛体育道德风尚奖等荣誉;据学业质量监测,2024年九年级总分较去年大幅度提高;数学均分甚至略高于全疆均分。四是注重“美育养气”。各评价学校科学融合资源,丰富社团活动,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全面发展。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种羊场小学有效利用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组建架子鼓、轮滑、手风琴、库木孜等13个特色社团,同时将国画、书法、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近三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优秀少先队大队,社团分别获得全国青少年轮滑巡回赛喀什站儿童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用库木孜、手风琴、架子鼓合奏的节目《西游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多次受邀参演县级汇报演出。五是注重“劳育养能”。各评价学校都能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三)深化教学研究,专业引领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各评价学校依托国家、自治区、州、县(市)四级培训及援疆省市资源,发挥教研支撑作用,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以深入研究新课标、科学构建新课堂、科学落实新育人为重点,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带领教师明晰新路径、开拓新策略、学习新知识。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规划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命题大赛、教学能手大赛、课题研究、专家示范引领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克州实验小学发挥示范校领头羊作用,逐步完善校本教研、教学工作管理等系列制度,扎实开展半月集中教研和学年教研月活动,通过师徒结对、打造精品示范课等方式,跑出教师专业成长“加速度”。近三年来,该校教师累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500余人次;参加自治区、自治州级各类教研竞赛获奖人次逐年提升,2023年达到109人次;累计立项、结题州级小课题11个;累计承担各级各类培训讲师、比赛评委等50余人次、承担州级公开课、示范课20余节、承办“送教下乡”、集团校公开课展示、区域大教研等多项区、州两级大型教研活动;先后获得全国科学教育示范校、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等集体荣誉12项;2024年1月学业质量监测,2-4年级总分、平均分等成绩突出,独占鳌头。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在发展规划和特色定位方面还需深入思考

从复核情况看,大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对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理解不到位,研究不深入问题,简单以指标落实指标,不敢或不愿尝试教育创新实验,不能通过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等方面问题。

(二)教师队伍建设在优化结构、评价培养机制等方面还要持续用力

从复核情况看,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健全,指标中对师德师风、普通话达标、专业理论考核的考量不够,评分占比不合理,激励途径单一,激励效果不显著;常态化抓队伍建设工作乏力,工作程序不严谨,工作质效不高;对教师专业成长思考不够深入,思想不够解放等方面问题。

(三)教学常规管理与教研工作规范性还要再提升

从复核情况看,学校不同程度存在教师课程意识不强,教学方法不新颖,备课质量还不高;教师的教研意识较为薄弱,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不够规范,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管理还存在漏洞等方面问题。

(四)校园安全稳定重视程度还要加大

从复核情况看,学校均存在校领导对校园内部安全重视度不够、未严格落实校园安全问题月研判、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台账不规范等方面问题。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的梳理

县(市)、学校要放眼全局谋划,在分析研究学校发展现状与校情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核心价值,确立学校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围绕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从发展理念、教学策略、育人模式、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寻找切入口,在“做精、做深、做强”上做足文章,使学校的环境文化、办学特色、教育活动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二)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

要以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为载体,深入实施“四化四好”培根铸魂行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利用好新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选树一批示范学校、示范党支部,以强带弱、互观互学,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落实落细党建带团建、队建上下功夫,以“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为切入点,融合德育、教学科研、志愿行动、社团研学等,有效提升团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配齐配强学校专职党务工作者,加大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开展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岗位大练兵,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要认真实施“四培”红船计划和“双培”春苗计划,紧盯发展党员薄弱学校,落实发展党员月调度、季研判机制,注重在思政课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少数民族教师中发展党员,逐步壮大党员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科学落实教师评价机制,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要持续稳步优化队伍结构,解决学科、年龄、专业等方面的结构不均衡。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持续畅通各类培养培训渠道,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要健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方式,激励教师提高专业能力。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压力,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四)进一步加强教研体系建设

要健全县(市)、校两级教研体系,建强队伍发展,完善教研组织结构,县(市)级一科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研员,学校建立适合本地本校的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的教研组织,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要加强教研员培训,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把教学常规导视作为主要抓手,既有指导,又有示范,更好发挥教研员作用。要推动教研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以推动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聚焦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较大的突出问题,坚持“统筹布局,分步实施,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批优质教育集团,到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全州集团化办学覆盖80%的中小学,所有薄弱学校都有优质校帮扶,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100%,努力实现“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

(六)紧盯教育均衡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聚焦乡村教育短板,明确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管理机制科学高效、师资素质显著增强、教学质量大幅提高,育人成效明显提升,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请各县(市)教育局、克州实验小学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抓好整改落实,并于6月7日、8月23日前分别将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含整改台账)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落实情况将在后面的检查中随机进行抽查,对整改不力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照《教育督导问责办法》,采取问责处理。

附件1:2024年自治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调查问卷满意率统计表

附件2:评估赋分表

克州教育局

2024年5月2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