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兜住“大健康”让群众更有“医靠”
来源 | 克州政府网 | 发布时间 | 阅读 |
---|
克州医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DRG支付方式改革、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措施,切实降低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惠民生强保障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为进一步减轻群众药耗负担,落地国家、自治区多个层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新版国家药品目录,新增126个药品,包括国产创新药、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用药;严格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扩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使用数量和范围,加强采购价格动态监测。目前,全州参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机构有49家、配送企业7家;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9批次共涉及333种药品,药品总签约采购量约22411.22万(片/袋/支),药品平均降价59.62%,每年节约医保基金3316.76余万元……
医保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群众的感受最深刻、最直接也最真实。卡比努尔·吐尔干是州直单位退休干部,患有10余年的糖尿病。挂号、开单子、缴费、取药……患病的前几年,进医院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年个人医保账户里的钱都不够用,还要自掏腰包。用的还是那些药,但自己要掏的钱变少了。”近几年,卡比努尔·吐尔干发现自己的医保账户里有了结余。
她见证了这几年的医改成果: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有了明显提高;在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的共同作用下,包括降糖药在内的大批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这些实打实的举措,推动了“看病难”显著改善、“看病贵”得以缓解,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
促发展顺民意让群众看病少花钱
DRG支付方式改革开展以来,医药机构主动规范医疗行为,取得次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费用、住院天数“三降”的显著成效,DRG付费医疗机构住院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5560元下降至4404.86元,较去年同期总费用降低1155.14元;住院患者人均自付费用由改革前的1112元下降至889.6元,较去年同期人均自付费用降低222.4元。
“同样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同一家医院,两次住院治疗,单据上的报销比例没有变化,但这次报销后比上次少花了1400元。”在州人民医院医保结算窗口,患者托力坤·依布拉音的家属看着手里的报销单说。
今年79岁的托力坤·依布拉音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多年,一年下来花费不少,尤其是病重需要住院治疗时,医疗费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次出院结算时,托力坤·依布拉音一家人有些意外。从托力坤·依布拉音两次住院费用的单据可以明显看到:2023年6月,他因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治疗,花费9600元,医保报销7000元,个人负担2600元。而这次花费5200元,医保报销4000元,个人负担1200元。
出重拳强震慑守好群众的“救命钱”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州医保部门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病灶”,坚持标本兼治,打响医保基金“保卫战”。
通过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建立“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模式,促进医保基金监管全方位、精准化,实现州域内125家定点零售药店检查全覆盖。开展医保基金督查联合执法行动,由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工作组,定期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门诊慢特病定点零售药店、定点民营医院等领域的稽核监管,规范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价格,开展医保违规疑似线索调查处理工作,完善多部门联动综合监管制度,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
今年以来,查处违规医药机构64家,解除协议3家,追回医保基金209余万元。公开曝光违规违法典型案例4件,向有关部门移交案件14家,初步形成打击欺诈骗保高压震慑态势。
下一步,州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压实工作责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医保服务效能。(全媒体记者 蒋娟娟 通讯员 古力加玛丽)
责任编辑:孙瑜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