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 政务公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健康科普
  3. > 正文

百日咳、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知识科普

索  引  号 010104812/2025-0097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阿图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5-06-25 19:30
名        称 百日咳、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知识科普
成文日期 2025-06-25 有  效  性
文        号 〔〕号 主  题  词
来        源 阿图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5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小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有哪些,该怎么样预防?另外,有观点认为百日咳的病例主要是儿童,成年人不需要预防,也有观点说,儿童即使接种了百日咳疫苗,后续也会感染,因此没有必要来接种,请问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各年龄均可发病,没有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最高,而且年龄越小,重症和死亡风险越高。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因为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但是作为传染源,可能会传染给身边的儿童。绝大部分的婴儿病例,在发病前往往在家庭成员中都有咳嗽的患者。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出现咳嗽症状,特别是持续咳嗽的症状,都应尽早就诊,如确诊是百日咳,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儿。

百日咳可通过疫苗预防,接种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具有较高的保护效果,接种一剂就可以使死亡风险下降70%以上。2021月,我国实施了新的百日咳免疫程序,儿童在24618月龄和6周岁各接种一剂百白破疫苗。

目前,全国百日咳疫情平稳,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0%以上。但是家长仍应警惕,适龄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此外,日常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也有助于预防百日咳。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做好日常的清洁通风,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制度,若学生出现咳嗽,特别是持续性咳嗽等症状,应密切关注、尽早就医。

:结核病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哪些人容易得结核病?得了结核病会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进行防控?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其中肺结核占90%以上,也是我国法定乙类报告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带菌飞沫,或者随地吐痰产生的带菌尘埃,被健康人吸入后都可能引起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力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尘肺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胸痛;患者通常午后有低热,以及睡眠时会出汗,睡醒后出汗停止的情况。另外还有饮食差、疲乏、消瘦等全身症状。

做好结核病的防控,需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早期发现结核病的患者。患者确诊后,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并能有效减少传播的风险。其次,是针对新发的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开展结核病的排查。最后,适龄儿童应尽早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病和粟粒性结核等严重疾病。对发病风险高的结核潜伏感染者,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通过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还需要对学校加强结核病的防控,加强筛查,加强教室、宿舍的日常通风,做好学校的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解读文章